喜讯丨“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时间:2025.04.24浏览次数:409

2025年4月24日,备受瞩目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北京正式公布“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成功入选。

本次评选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4月23日,终评会在北京举行,20个入围项目的代表依次登台,围绕各自项目的核心发现、研究价值及学术意义展开汇报演讲。每一位汇报人在结束演讲后,评审专家都进行了针对性的问答,保证评审环节秉持严谨公正的原则,依据考古成果的科学性、创新性、影响力等多维度标准,对入围项目进行了深入评估与审慎考量。最终,经过激烈角逐与严格筛选,“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从众多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本次荣获“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十大考古发现自1990年启动以来,盘龙城遗址第二次入围终评,第一次获评年度十大考古发现。

自2013年开始,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项目“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支持之下,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围绕盘龙城城市聚落性质和长江中游早期文明进程这一学术目标,践行大考古工作思路,十年逐一城,对盘龙城遗址展开了持续性的考古工作。

考古人员通过梳理过往资料和多年度的考古发掘,揭示出盘龙城城市聚落中心三个阶段的变迁过程。近年在三个时期均有重要发现,早期阶段的王家嘴地点发掘明确盘龙城遗址最早阶段可至二里头文化第四期,实证夏代晚期中原王朝对长江流域的影响;中期阶段小嘴铸铜手工业作坊区的发现确认盘龙城能够铸造青铜容礼器,这一阶段盘龙城成为中原王朝控制南方的中心城市;第三阶段,聚落的中心北移到杨家湾地点,在这里发现了大型建筑基址和多座高等级贵族墓葬。

通过搭建水上平台开展水下钻探、湖底钻芯多学科分析、湖底考古发掘等工作,发现商时期遗址周边水位应低于海拔17.5米,至少比当今低5~7米。盘龙城遗址景观与环境研究,从考古学证据揭示出江汉地区夏商时期水位变化趋势,为认识历史上长江水文变化、古今聚落选址提供了重要资料。

从2015年开始,考古队持续围绕杨家湾区域的大范围石头堆积展开工作,先后发现石构方形基础、完整陶缸埋藏、大规模石构工程遗迹等。特别是石构遗迹规模巨大,整体呈东西向分布,并与杨家湾地点所见晚期大型建筑、高等级贵族墓葬形成呼应,整体属于盘龙城聚落晚期北部的外城。此类石构建筑为长江中游夏商时期遗址中首次发现,其巨大的体量和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凸显了所在杨家湾地点在整个遗址的重要位置,也表明盘龙城所具有的中心城市的地位。

发布会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先生在点评中对盘龙城遗址的学术价值及考古工作大为肯定,“盘龙城虽然是一个老遗址,但是近十年的考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指出盘龙城遗址近年的考古工作充分证实了盘龙城在长江流域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认为盘龙城考古在积极开展国际考古教学合作、助力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建设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近年来,我院携手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积极进行考古成果的公众转化,在遗址公园建设、大遗址保护展示、遗址博物院展示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先后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十佳展示案例、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