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城遗址自发现至今已有六十年,随着多次考古发掘的进行,学术界对遗址的认识也逐渐深入。较重要的考古发掘工作如下:
(1)196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工作队首次对盘龙城遗址楼子湾进行科学发掘,出土有鼎、斝、爵、觚等青铜礼器,根据这些器物的器形特征判断遗址年代应为商代二里岗期,进一步明确了盘龙城青铜器与郑州地区发现的早商青铜器的一致性。
(2)1974年,北京大学、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对盘龙城遗址进行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在李家嘴的发掘发现3座墓葬,其中M1出土鼎、鬲、簋、爵、斝、觚等青铜礼器共22件,M2出土随葬品共90余件,是长江中游地区仅见的二里岗时期奴隶殉葬墓。在对城址北城墙的解剖中,确定城址营造年代为二里岗时期。城内发现发掘有2座大型宫殿基址,被认为是开创古代中国“前朝后寝”的宫殿布局。结合过去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可确定盘龙城遗址年代主要为二里岗时期。此次发掘还使学术界首次认识到,商王朝对南方的控制范围,应该达到了长江中游地区。
(3)1979年,在王家湾遗址发现了房基、灰坑、陶窑等文化遗迹。接下来的5年中在杨家湾和杨家嘴也发现了房基和灰烬沟遗迹。以上遗迹被推测均属手工业作坊遗址。并且这些遗迹还出土了二里头晚期的文化遗物,因此遗址的年代上限可到二里头晚期。
(4)1989年,杨家湾M11被发现,出土早商时期最大的圆鼎等数十件青铜器。这是盘龙城遗址最晚阶段的大型墓葬,其年代为二里岗上层二期晚段。
(5)2001年,武汉市考古研究所在遗址范围内进行了进一步的勘探,并在原来的城址外围发现有厚薄不等、断续而成带状的夯土遗迹,大致环绕原来发现的城址一周,宽度在25米左右,可能是盘龙城的外城垣残迹。
(6)2006年,杨家湾岗地南坡发现了一处编号为F4的大型建筑基址,年代稍晚于二里岗上层一期,基址所反映的建筑规模可能超过宫城内宫殿基址。这一发现丰富了对盘龙城布局的认识。
盘龙城遗址在宫城区发现大型宫殿建筑、贵族墓葬、手工业作坊区等诸多遗迹后,许多学者都是认为这里是商王朝经营南方的二级中心城市,盘龙城遗址与中原地区文化存在密切的关系。
1974年一号宫殿发掘现场
一号宫殿柱础石及柱坑
2号宫殿基址西侧排水管
宫殿区假想复原图
1979年李家嘴M2现场发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