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港
盘龙湖
童家嘴
杨家嘴
李家嘴
考古工作站
宫殿区
杨家湾
小王家嘴
小张湾
王家嘴
府河大堤
府河
小嘴
楼子湾
大邓湾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
艾家嘴
江家湾
西大门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占地面积4.86平方公里。公园核心区及博物馆区域由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负责管理。遗址博物馆坐落于公园西部,占地约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3800平方米。博物馆建筑采用“半嵌入式”设计将博物馆建筑消隐于树丛中,将遗址本体作为最大的展品,观众站在博物馆屋顶,可远眺遗址核心区。盘龙城遗址出土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等遗物3000余件。这些文物,向我们传递了大量的商代文化信息。青铜大圆鼎、带鋬觚形器、绿松石镶金饰件、有领玉璧等珍贵展品彰显了商代盘龙城的发展高度。杨家湾11号墓出土的大圆鼎通高85厘米,是目前我国所见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青铜圆鼎。杨家湾17号墓出土的...
查看更多第一展厅“浪淘千古”,共分为“发现盘龙城”、“认知盘龙城”、“寻根大武汉”三个单元。主要介绍了盘龙城遗址的发现、考古工作历程及武汉...
第二展厅“故邑风物”,共分为“城邑演变”、“城邑生活”、“城邑生产”、“城邑建筑”四个单元。按照初兴、繁盛、持续发展的时间脉络讲述...
第三展厅“角立南土”,共分为“盘龙城与夏王朝”、“文化交融”、“南土重镇”三个单元。立足整个夏商王朝,介绍了盘龙城所在历史时期的大...
李家嘴位于宫城区东南部一个半岛状台地上,南邻符合,与杨家嘴、王家嘴遗址隔湖相望。现李家嘴共发掘有5座墓葬,且皆为出土青铜器的贵族墓葬,因此李家嘴有可能是高等级贵族墓葬的埋葬区域。其中,李家嘴M2是盘龙城现在发现的最大的殉人墓,也是现在发现的早商时代最大的墓葬。墓葬面积约12平方米,且有棺有椁,出土器物达77件,其中铜器有50件,有觚、爵、斝、鼎、鬲、盉、簋、甗、盘等器类。棺底部有一腰坑,腰坑中有一殉狗,而整个墓葬共有殉人3具。李家嘴M1也出土了青铜器22件,陶器7件,玉器6件。且有觚、爵、斝5套酒器组合,是盘龙城发掘墓葬中最高级别的组合。M3中出土的一件大玉戈长达94厘米,也是同时代玉戈之最。
李家嘴M2出土铜扁足鼎
2015年李家嘴发掘探方
李家嘴M1出土铜簋
李家嘴2号墓发掘现场
李家嘴M1出土铜提梁卣
杨家湾遗址位于盘龙城宫城区以北的岗地之上。在二十世纪的考古工作中,这里发现有十余座墓葬以及居址等遗迹,多次出土过青铜器。2013-2014年连续在杨家湾遗址进行了大面积勘探与发掘工作,遗址中发现了可与宫殿区大型夯土建筑比肩的同类建筑F4,并在其临近之处发现一批商代高等级墓葬。在F4西北部发现7座集中分布的墓葬,其中M17出土有多件重要遗物,如青铜带鋬觚形器、兽面纹大型牌形青铜饰件、绿松石镶金片饰件前所未见,显示墓主应该属于盘龙城最高级别首领。这些墓葬可能与F4基址相关,墓主人有可能就是F4宫殿建筑的主人。另外,在杨家湾北坡存在长约150、宽约20多米的黄土带。经发掘解剖,黄土带暗示可能为盘龙城外城垣。这是盘龙城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杨家湾M17出土觚形器
杨家湾M17出土 青铜牌
杨家湾北坡发掘探沟
杨家湾M17出土铜爵
杨家湾M17出土黄金饰品
2008杨家湾发掘全景
杨家嘴遗址位于盘龙城遗址的东北部,是一座伸向盘龙湖的半岛状岗地。在1980-1983年间发掘了10座墓葬,21世纪后又在该区域清理了16座墓葬,确认杨家嘴一带存在有一处墓地。2014年考古人员在勘探过程中发现杨家嘴M26,墓葬位于墓地东南部,地势较低,海拔高度仅20.7米。M26丰水期位于水位线以下,枯水期露出水面才被人发现,出土多件青铜器和精美陶器,绝大多数为打碎之后再随葬,器物上保留有明显的击打痕迹。类似于这样埋藏于水下的遗迹在盘龙城其他区域也有发现,暗示商时期此处水位线低于当代,整个遗址的环境面貌在几千年时间内发生了较大变化。
盘龙城遗址航拍—杨家嘴
杨家嘴M26出土铜鬲
杨家嘴M26出土铜爵
小嘴遗址位于盘龙城宫城区以西,部分遗址被湖水所侵蚀,过去曾在此发现石范。经勘探工作引导,2015年度对该地点进行1000平方米的发掘。经过发掘揭露出南、北范围均超过30米的大型遗迹。此遗迹还在往南北方向延伸,面积会更大。整个遗迹正好位于盘龙城西城门以西,遗迹的性质值得推敲。一些灰坑中发现有疑似的陶范碎块,经过岩相观察,发现其内包含有铜、锡等金属颗粒,应该与青铜器铸造有关。盘龙城过去一直没有发现冶铸遗存,此次小嘴遗址的发掘是第一次在盘龙城发现与青铜器冶铸有关的遗迹,意义重大。
小嘴遗址采集石范
小嘴遗址工地全景
小嘴遗址陶范
小王家嘴位于杨家湾以北的盘龙城遗址核心区之外。2012年对该区域的勘探中发现墓葬,2015年进行发掘,共发现商时期遗迹单位29座,其中墓葬21座、灰坑8座。应是一处有意识规划的墓地。墓地东临盘龙湖,与杨家嘴和童家嘴隔湖相望,整个墓地也处于一个三面环湖的半岛形岗地上。虽然大部分是平民墓葬,但其中有2座等级较高的墓葬出土了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对墓地出土器物整理修复工作中,针对出土青铜器腐蚀严重的情况,采取整体提取、清理、3D扫描等一系列科学的室内保护工作。
小王家嘴M24
小王家嘴墓地航拍
小王家嘴墓地出土铜觚
大邓湾是博物院新院址所在之地。东连接小王家嘴。2016年9月中旬,此地发现了一批古代砖室墓。6座墓葬皆朝向北方,大小相近,年代也相差无几,从这些方面可以推测6座墓葬很有可能是一处家族墓地。经过抢救发掘清理,此批墓葬共出土随葬品9件,有瓷器、灰陶地券等。根据器物的形制与纹饰可以判断墓葬的年代为明代中晚期。盘龙城遗址发现的遗存年代多为商代,商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发现人类活动的痕迹,偶有发现唐宋时期的窑址和墓葬。到了明清时期,发现的遗存增多,在大邓湾临近的童家咀和杨家湾都发现了明清时期的墓碑、建筑构件以及瓷器。说明到了明代,盘龙城周围区域的人口开始膨胀。这次发现最大的意义是丰富了盘龙城遗址历史时期晚段的遗迹材料。
大邓湾M1出土瓷罐
大邓湾M4出土买地券
大邓湾M4出土瓷碗
2016年大邓湾墓地发掘
艾家嘴位于整个盘龙城遗址的西南部,南部为府河大堤,北部连接江家湾。通过现在的考古勘探发现,艾家嘴的商代遗存较少,仅在最北部和西南角发现有少量遗存。盘龙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启动以后,在这里修建了部分栈道与游客休憩区域,而其他地形、植被则保持其最原始的面貌。
艾家嘴南部栈道入口
艾家嘴南部栈道休憩区
艾家嘴南部栈道出口
宫城城址平面近方形,南北长 290 米,东西宽 260 米,周长 1100 米, 面积约75400 平方米。城内地势东面及东北部高,西面及西南部低,东北部与西南部高差约6米。东北隅地形呈三级台地状,向南、向西地势逐渐下降。据考古发掘得知,城内东北部是人工填土平整加高而形成的台地,为大型建筑群所在地。城墙为夯土筑成,墙体外坡陡,内坡缓,城垣周长约1100米。城垣基础一般宽 21~28 米,残高2——3米。其因1954年抗洪取土损毁严重,但西垣与北垣保存尚好。每面中部有一宽5 ——7米的城门豁口,其具体形状尚待考古工作证实。2014年,在南城垣中段发现有石砌排水涵道遗迹,为城内向城外主要的排水通道。
盘龙城宫殿区雪景
盘龙城宫殿区航拍
2014年盘龙城城垣豁口发掘清理
盘龙城宫殿区三维模型
江家湾位于整个盘龙城遗址的最西边,紧邻杨家湾,北部则为博物院的新馆,南部为艾家嘴。江家湾地势较高,以前为村民居住的村庄,村民搬迁后经过勘探,发现此地可能埋葬有青铜器的墓葬。现今并没有在此地进行考古发掘,仅采集有部分文物。
江家湾采集石臼
江家湾采集玉柄形器
江家湾采集陶纺轮
1982年,湖北省博物馆设立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站(1989年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工作站属研究所下设),工作站常驻考古专业人员,负责遗址保护及发掘资料整理工作。2000年3月,武汉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协议将盘龙城遗址文物保护移交武汉市管理。现考古工作站和武汉大学考古系合作承担遗址范围内的所有遗址调查、勘探、发掘和保护工作。
盘龙城遗址航拍—考古工作站
考古工作站三维模型
考古工作站雪景
王家嘴位于盘龙城遗址宫城区南部,正对南城门,南临府河河床,遗址三面环水,中部隆起。王家嘴遗址是2000年以前盘龙城城外遗址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文化堆积与出土遗物丰富。王家嘴M1出土铜、玉、陶、石器共计19件。另外,遗址内还发现了陶窑遗存,是规模庞大的陶窑作坊,标志着盘龙城制陶业的发达与兴旺。从地理位置上看,王家嘴位于城南,濒临府河,方便的交通为盘龙城手工业发达提供了便利条件。
王家嘴M1出土铜觚
王家嘴M1出土铜爵
王家嘴M2出土铜戈
西大门为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正门,为观众参观遗址公园的主入口,有公交车站和地铁站交汇,交通便利。西大门为仿造宫城区城墙所建,并建设有停车场。进入西大门向北为博物院新馆,向南则为遗址核心区。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广场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大门(正门)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40068.0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395.4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两层,建筑面积14156.14平方米;地下建筑一层,建筑面积 2139.27 平方米。博物馆3个主展厅面积3100平方米,1个临展厅面积730平方米。同时,新馆还配套有文创商店、文物库房、4D影院、观众互动区等。新馆的展陈陈列以“探索、发现”为主题,通过文物藏品、多媒体、游戏互动等形式向观众展示盘龙城的兴衰过程、盘龙城的考古发现历程以及盘龙城所处时代的世界面貌,为观众讲述盘龙城的前世今生。
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