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为您找到约115篇相关的网页
年底。我省首例规模较大的高科技田野地质物探考古,盘龙城遗址探明一处码头坝址。
12月。郑自来、聂建新、皮明庥主持汇编了《盘龙城研究—武汉建成年代论著之一》。11月至次年4月。为配合市政府下达的“武汉建城年代及商周时期武汉历史综合科研”项目,由武汉市博物馆和湖北省考古所盘龙城工作站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由魏航空领队,对盘龙城遗址进行科学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
1月。由市规划局牵头,有市规划设计院、市园林设计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陂县人民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共同制定的《盘龙城遗址风景区保护开发总体规划大纲》完成并上报武汉市人民政府。完成“盘龙城遗址风景区规划”。该年,中国商史学会会长胡厚宣先生第二次来盘龙城考察,并亲书“盘龙城遗址”...
3月。《华中建筑》第3期发表何昌义的文章《盘龙城规划初议》,首次提出盘龙城旅游开发的总体构想。8月。《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出版。盘龙城考古工作的开拓者、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亲自撰写了其中“盘龙城遗址”的条目。
春。学术刊物《江汉考古》(季刊)第一期发表了西北大学高大伦教授的《论盘龙城的性质与作用》一文。该文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了“军事据点说”的观点。
1982-1984年,盘龙城工作站在站长陈贤一研究员主持下,对城外王家咀、杨家咀、杨家湾等地点进行了配合农田建设的考古工作,发现一批商代前期的手工作坊,同时清理了一批随葬有青铜器、玉器的中小型墓葬。
5月。美国哈佛大学古人类学系主任、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来盘龙城考察。
11月下旬。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在武汉举行,重点是讨论和研究楚文化。会议期间,全体代表集体观摩了盘龙城陈列的文物标本和城址现场。
春。国家级学术刊物《文物》在1、2期都刊有盘龙城考古发现和有关的研究文章。特别是第2期,集中刊发了一组,共4篇。具体内容是:联合发掘队《盘龙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纪要》、《盘龙城商代二里岗期的青铜器》;李学勤(现任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
4月9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以《盘龙城—长江中游商代城址的新发现》为标题,详细报道了北京大学等1974年在盘龙城的考古大发现。5月。湖北省博物馆在当地设立“盘龙城考古工作站“,具体负责遗址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同时将宫殿基址现场、李家咀二号墓地现场的土地征用,用于专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