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为您找到约115篇相关的网页
暂无描述
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等级最高、遗迹最丰富的商代前期遗址,距今已有约3500年历史。1954年,它因洪涝取土而被意外发现,打破了人们对商王朝疆域范围的认知。它拥有先进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为青铜文明高峰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8月22日,“盘龙城——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展览在南越王博...
CCTV-10《探索·发现》将于1月5日-6日连续播出《探秘盘龙城》系列节目,首播时间 21:40,重播时间次日09:17、15:38。敬请收看!1954年,武汉的一场特大洪水冲出了一座有着3500多年历史的古城——盘龙城。从1954年发现,到1963年正式发掘,再到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考古发掘,以及后来持续不断的考古工作,盘龙城迎来了一代又一代考古人。丰...
内容简介进行了整整20年的国家重大研究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围绕着哪些问题进开展研究的?取得了哪些重要考古发现?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对于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得出了哪些认识?盘龙城遗址所在的长江中游地区又经历了怎样的文明化进程?让我们听听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史学...
2023年3月28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公布,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等入选。湖北至今共14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推介活动于1990年启动首届评选,湖北历年入选项目为:郧县人头骨化石(1990年)、荆州鸡公山遗址(1992年)、潜江龙湾宫殿遗址(2000年)、巴东旧县坪遗址(2002年)、郧县辽瓦店子遗址(2007年)、随州...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围绕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活动主题“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副院长蒋卫锋,听他讲述如何讲好“武汉城市之根”故事,展示中华文明风采。绿松石镶金饰件:最早“金镶玉”见证一座城的诞生盘龙城遗址发现于1954年,被誉为武汉的城市之根,也是长江流域的早期青铜文明中心,商王朝的南土都邑。它的发现,...
盘龙城遗址发现者、考古学家、武汉文物保护工作奠基人蓝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8月3日12时16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5岁。蓝蔚,原名蓝永绥,笔名水天。辽宁岫岩人,南下干部。1949年毕业于辽宁省白山艺术学校舞台美术班,后入全国第二期考古训练班、古建筑维修训练班学习(“考古黄埔”第二期)。文博研究馆员,历任武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湖北省文物管理委...
2023年12月11日,湖北遗址公园联盟成立大会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召开。此次大会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指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主办。来自全省25家遗址公园的代表,以及长期关注我省遗址公园事业发展的领导、专家和媒体朋友们共襄盛会,见证湖北遗址公园联盟的成立。会议开幕式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副处长张君主持,武汉市文...
早春的武汉,细雨绵绵,色动微寒。2017年3月4日,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武汉市委副书记陈瑞峰、市文化局与黄陂区领导陪同下,冒雨到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调研。陈一新书记来到遗址陈列馆,万琳院长汇报了盘龙城遗址公园规划和历年来的考古、研究工作。陈书记充分认可遗址区内开展考古工作的重要性,认为不断开展考古研究工作是我们明晰遗址价值、做好遗址保护与展...
3月31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成功入围终评。根据投票结果,本次共有20个项目入围终评。近年盘龙城遗址考古收获自2013年以来,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聚焦于对城市性质的探索,并重点围绕景观与环境、手工业生产、聚落布局等方面展开,揭示出遗址景观和环境的变迁、城市聚落中心区域的转移,并发现青铜手工业遗存,进一步深化了解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