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为您找到约122篇相关的网页
2015年11月9日,蒙古国两名博物馆工作人员Solongo和Badamtuya来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开启她们为期一周的考察、实习。我馆特别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以便让蒙古国友人能够充分地了解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保护情况和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情况。蒙古国友人将通过参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名为《盘龙城——武汉城市之根》的展览,了解到距今3500年的盘龙...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在持续不断进行。至今已发掘面积超过18000平方米。共清理发掘商代宫殿建筑基址3座,墓葬80余座,灰坑近百个,还有一般房基,窑址,手工作坊等重要遗迹。出土陶器及原始瓷器2000余件,青铜器400余件、玉器100余件、石器100余件。2012年,我们对一般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区进行了全面的文物考古调查与勘...
主要职责 负责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与古迹现场维护工作,负责遗址的复原工作,承担考古发掘工程、配合基础设施项目中的文物勘探。
本次特别活动面向公众招募20位对盘龙城遗址、对考古感兴趣并有一定研究的市民,于10月23日(周六)相聚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孙卓,以更加专业权威的角度,现场讲述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发掘经过,感受3500年前早商时期先民们的智慧与长江流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参观期间可与考古领队老师进行交流提问,机会难得不容错过。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3日...
暂无描述
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等级最高、遗迹最丰富的商代前期遗址,距今已有约3500年历史。1954年,它因洪涝取土而被意外发现,打破了人们对商王朝疆域范围的认知。它拥有先进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为青铜文明高峰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8月22日,“盘龙城——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展览在南越王博...
CCTV-10《探索·发现》将于1月5日-6日连续播出《探秘盘龙城》系列节目,首播时间 21:40,重播时间次日09:17、15:38。敬请收看!1954年,武汉的一场特大洪水冲出了一座有着3500多年历史的古城——盘龙城。从1954年发现,到1963年正式发掘,再到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考古发掘,以及后来持续不断的考古工作,盘龙城迎来了一代又一代考古人。丰...
内容简介进行了整整20年的国家重大研究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围绕着哪些问题进开展研究的?取得了哪些重要考古发现?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对于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得出了哪些认识?盘龙城遗址所在的长江中游地区又经历了怎样的文明化进程?让我们听听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史学...
2023年3月28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公布,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等入选。湖北至今共14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推介活动于1990年启动首届评选,湖北历年入选项目为:郧县人头骨化石(1990年)、荆州鸡公山遗址(1992年)、潜江龙湾宫殿遗址(2000年)、巴东旧县坪遗址(2002年)、郧县辽瓦店子遗址(2007年)、随州...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围绕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活动主题“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副院长蒋卫锋,听他讲述如何讲好“武汉城市之根”故事,展示中华文明风采。绿松石镶金饰件:最早“金镶玉”见证一座城的诞生盘龙城遗址发现于1954年,被誉为武汉的城市之根,也是长江流域的早期青铜文明中心,商王朝的南土都邑。它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