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为您找到约115篇相关的网页
2月28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会在京召开,遴选出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本项宣传推介活动旨在宣传推广考古遗址在保护、管理、研究、展示、利用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和经验,为进一步提升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水平提供全...
14:00—14:40 临展参观14:40—15:10 授课15:10—16:10 模拟考古体验小小考古人通过考古挖掘这种方式,我们得以还原古人的生活和社会面貌,具有珍贵价值的文物也得以重见天日。从调查、勘探,到最终的正式发掘,考古是一个严肃又严谨的过程。在这堂体验课上,我们会让孩子下到探方中,实际体验考古挖掘的工作内容,一起去发掘埋藏在厚土之下的“古代宝藏...
14:00—14:30 授课14:30—15:10 手工体验15:10—16:00 临展参观“神奇动物在哪里”考古学者张光直曾推测:“在商周之早期,神话中的动物的功能,是发挥在人的世界与祖先及神的世界之沟通...”,青铜器上不乏装饰有神秘色彩幻想的动物纹饰。在这堂课上,我们可以欣赏不同动物纹饰的青铜器,同时了解这些纹饰背后的内涵意义,并且可以脑洞大开制作属于...
9:00—10:00 参观展厅10:00—10:30 授课10:30—11:30 模拟考古体验“小小考古人”通过考古挖掘这种方式,我们得以还原古人的生活和社会面貌,具有珍贵价值的文物也得以重见天日。从调查、勘探,到最终的正式发掘,考古是一个严肃又严谨的过程。在这堂体验课上,我们会让孩子下到探方中,实际体验考古挖掘的工作内容,一起去发掘埋藏在厚土之下的“古代宝...
2024年9月20日,“纪行中华·让文物活起来”志愿服务项目在我院成功启动。“纪行中华·让文物活起来”志愿服务项目以文化志愿服务为桥梁,跨界整合文博、文旅、教育、科技与设计等多领域资源,深入博物馆、社区、学校、交通枢纽及旅游景区等多元文化阵地,打造复合型志愿服务团队,建构富有活力、服务高效、治理完备的志愿者服务体系。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
2016年12月17日上午,由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武汉教育电视台、长江日报教育传播院、楚才竞赛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织的“关注城市、关注未来”创新实践联盟活动启动,首期活动邀请了20组家庭 (40人)探访“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盘龙城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发现的商早期城市遗址,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她头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
每年临近“5·18国际博物馆日”,各地主会场都会举办很多活动对多家文化机构进行表彰,我院在展陈、研学、文创等方面收获了四项荣誉。一、特展获主题展览推介我院特展“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获评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
在8000-4000年前之间,獠牙神出现在白陶、石刻、彩陶和玉石佩饰上,史前神面上獠牙的出现与消失,透露出许多重要信息。兽面神上的獠牙,是史前众神认同的武装,也是人类给予神像最狞厉的威严。史前中国制作有獠牙神面艺术品,在接近8000年前的南北方都有发现,在南方高庙文化的白陶和北方兴隆洼文化的石刻,都见到有獠牙神面。白陶的压刻,玉石的雕琢,彩陶的描绘,这三次艺...
本期公益社教活动报名将于10月8日(周五)中午12点准时开启。活动内容1、活动签到请小同学和各自家长于2:30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博物馆区前台进行签到集合,签到时间为10分钟,请把握好时间。2、“寻找动物”临展参观在社教老师的带领下,小同学参观“长江万里青”特展,了解各种青铜器的名称、功能用途,并寻找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3、“动物纹饰解读”探索授课社教老师为大...
活动内容1、活动签到请小同学和各自家长于2:30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博物馆区前台进行签到集合,签到时间为10分钟,请把握好时间。2、“寻找动物”临展参观在社教老师的带领下,小同学参观“长江万里青”特展,了解各种青铜器的名称、功能用途,并寻找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3、“动物纹饰解读”探索授课社教老师为大家送上文化大餐,在考古大讲堂中欣赏临展青铜器的动物纹饰之美,详...